更多分类
传说北宋嘉佑五年(公元1060年)庚子,福建湄洲南日船队卸完货,从直沽口出发,途径长岛的猴矶岛,突然遇到飓风,帆船差一点覆没,忙呼妈祖保佑,喊声刚刚结束,只见一只亮着小灯的船出现在前方,船队的人都隐约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:“不要害怕,跟我走”。船队随小船驶近灯塔门后,有人突然大喊:灯塔!这时大家才发现庙岛凤凰山烽火台上的灯塔就在眼前。船队顺利进入庙岛塘站锚后,所有船员到岛上佛院参拜,当走进供“龙女”灵牌的茅屋时,发现屋内西墙放置的愿船的船舷上滴着水珠。众人一看,正是昨晚在海上引路的那条小船。此后,福建商贾便在庙岛建起了福建会馆,这是南方人在北方修建的第一个会馆。数百年来,在庙岛群岛地区一直流传着几十个关于妈祖赐灯的传说。1986年长岛县砣矶镇后口村渔民王亲永、1995年3月24日三位山东梁山籍的年轻人,都亲身经历了妈祖赐灯,得救后专门到显应宫送了愿船。
2002年5月5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),长岛县举办妈祖诞辰1042年暨显应宫香缘880年庆典活动,显应宫照例举行祭祀活动。参加活动的海内外妈祖信众约计3万人。上午10时,天空中出现了灵光,面对光芒四射、五彩斑斓的太阳光环,人群顿时沸腾,许多人虔诚的举香膜拜。传说中的妈祖灵光和灵迹在显应宫上空出现。下午4时一丹顶鹤飞至显应宫上空,盘旋翱翔。许久,才翩然而去。当时有数百人,目睹了这一奇景。此后,2003年4月24日(农历3月23日)上午9时,长岛县南隍城天后宫开光,上空出现灵光。2004年4月21日9时,显应宫万年殿揭匾仪式后,庙岛上空又出现灵光。
据朝鲜国使臣李詹撰写的《双梅堂箧藏集》记载:明建文二年李詹担任 “奏闻使”,前往南京祝贺明朝建文帝登基。十二月二十七日途径庙岛塘,由于海水结冰,无法通行,使团所有都感到畏惧,李詹和副使朴评理便在船上向灵应庙(显应宫)方向焚香求妈祖保佑。当晚夜半时分海水退潮,海冰突然化解。第二天一早,李詹等人乘着三艘舢板登上崖顶,看到海冰退去的奇观,感叹妈祖的灵验。便欣喜地写下“海门冰合脱行舩,潮退须臾已涣然,故是冰岙方便力,但将消长要知天”的诗句。
明末,明军屯兵庙岛,藏舟庙岛塘,庙岛塘成为当时我国北方重要的军事港口。崇祯皇帝登基以后,国家动荡,战事吃紧,京城的粮食、物资无法保障,为了祈求妈祖显灵御敌,保佑漕船,便在崇祯元年下旨,命山东左督都杨国栋鼎建庙宇,并御赐庙名“显应宫”。杨国栋修订的《庙志》记载:“蓬莱北环有数岛,其最著者北凤山也。山之麓,旧有多剎,其最灵者天妃宫也。”和“岛因地势可以藏舟,故立庙,其地而岛因以名焉”的记载。
据记载,咸丰五年(公元1855年)山东等很多地方遭受重灾,北京粮食吃紧。九月,运送皇粮的江南漕运船队,在庙岛海域遇风祈求妈祖神灵庇护,脱险后将此情奏之咸丰皇帝,咸丰皇帝感神灵佑,亲书“神功济运”四个大字,命人制成匾额送到显应宫,以表彰妈祖对漕船的护佑之功。
显应宫内珍藏了一口锈迹斑驳的双齿铁锚,高2.6米,宽1.81米,重约1吨,于1977年从庙岛塘打捞。据显应宫金氏道士后人讲述,这口铁锚是北洋水师致远舰留下的。甲午海战之前,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巡访庙岛群岛海域时专程到显应宫进香,祈求妈祖保佑作战胜利。可是临返航时,这口铁锚卡在石礓里无法打起,最后只能砍断锚链,率舰队返航。后来人们传说,妈祖知道他们这次对日本作战艰难,不让他们前去,但邓世昌与日军决战的决心已定,毅然砍断锚链,赶赴战场。1894年9月17日,在黄海甲午战争中,邓世昌指挥致远舰英勇作战,最后军舰中弹沉没,全舰250余人壮烈殉国,给后人留下了阵阵创痛。
凡是到过庙岛显应宫的人都知道,妈祖卧室里有许多善男信女送的被褥、毛毯等物品。其中有一对妃女的来历最引人注目。清朝末年,庙岛山前有一个做生意的王掌柜,有一天突然得了急病,家里人赶忙请来几个郎中(医生)给他诊断。几个郎中号完脉后都说:“不能治了,让家人为他准备后事。”全家人哭成一团,守候着老人,眼看着王掌柜一点点快不行了。但是王掌柜的老婆始终没有放弃。她拿着香纸来到显应烧香、磕头,哭着求妈祖保佑自己的丈夫能活过来,并许愿,如果妈祖能救自己的丈夫,就送一对妃女,天天侍候妈祖,还要送被子、鞋、毛毯等到物品。许完愿后,也许是哭累了,不知不觉竟在妈祖的香案旁边迷迷糊糊地睡着了,就在这时,竟做了一个梦,梦见一位十分俊俏的姑娘走到她身边对她说:“回家去吧,你的丈夫会好的!”王掌柜的夫人突然醒过来了,给妈祖磕了头,匆匆跑回家了。一进门见自己的丈夫被家人扶坐在那里,病果然好了!她高兴的见人就讲:“妈祖显灵了。”并实现了自己的诺言,夫妻俩亲自送了一对妃女到庙里,感谢娘娘的救命之恩。
祖籍山东省长岛县南长山镇荻沟村的王桂兰女士,现住台湾省高雄市左营。她一家在台湾生活富裕、衣食无忧,可就有一件事儿让她烦心,那就是儿子结婚八年了,也没生一男半女,急着抱孙子的王桂兰女士真是想尽了办法:找名医、寻神药,可没有效果。这时,她想起年轻时在长岛老家曾听说到庙岛求妈祖可得子嗣,于是1991年,她带上儿媳回来到显应宫进香,虔诚地求妈祖保佑她早日抱上孙子,并且许愿,如果求子应验,就送一对侍女奉妈祖。回台不久,王女士的儿媳果然怀了孕,随后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!王女士非常高兴,见人就夸显应宫妈祖灵验。1992年她回到显应宫烧香还愿,拿出八百美元委托长岛县文化局到济南美术学院订塑一对侍女,要求侍女塑好后放在寿身殿金身妈祖像两侧。此后,王女士多次专程到显应宫进香参拜。
1932年5月的一天下午,奉系东北海军的一艘巡逻艇,从庙岛塘发至天津沿渤海湾巡逻。突然海上起了弥天大雾,能见度不到5米。当时的巡逻艇的导航设备很落后,又出了故障,很快巡逻船就迷失了方向,最后在离黄河口很近的羊角沟搁浅。此时,船舶非常危险,士兵也很惊慌。当时驻防长岛的东北海军副司令沈鸿烈得知消息后,便前往显应宫求妈祖保佑巡逻艇脱险,并许愿军舰能脱险后出资大修庙宇。当天晚上羊角沟一带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大潮,巡逻艇平安地离开险境。这件事深深地打动了沈鸿烈,他下令筹措资金全面维修显应宫(有碑为证)。
在长岛,“使船看风向,遇险求妈祖”似乎是一种自然法则。从前,一只东北运粮的船,行至途中,突遇大风。船主赶紧将船驶入庙岛塘抛锚避风。没料想铁锚留不往根,屡屡发生拖锚事故。船上误以为是锚齿断了,拔上锚来,见锚齿完好无损。船老大只好在后铺妈祖神龛上上香求助,并向妈祖许诺,若人船平安,一定上庙答谢。果然,再下锚时,船稳稳地抓住了。出其不意是,待风力减弱起锚时,发现大锚的锚齿正好套在一口小锚的锚环上,船下的是两口锚。全船一阵惊喜感叹,认为这是妈祖施法送来的太平锚。有人说把这口神锚留在船上,有了妈祖的宝物,不还给妈祖再去求助就不灵验了。于是,伙计们在神锚上系上红布,敲锣打鼓地上庙还宝。为了感恩,从登州府请来戏班子,连唱三天大戏。从此,显应宫内供奉着一只小铁锚,传说这是娘娘专用的太平锚。
妈祖显灵传说故事之一:妈祖赐灯。传说北宋嘉佑五年(公元1060年)庚子,福建湄洲南日船队卸完货,从直沽口出发,途径长岛的猴矶岛,突然遇到飓风,帆船差一点覆没,忙呼妈祖保佑,喊声刚刚结束,只见一只亮着小灯的船出现在前方,船队的人都隐约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:“不要害怕,跟我走”。船队随小船驶近灯塔门后,有人突然大喊:灯塔!这时大家才发现庙岛凤凰山烽火台上的灯塔就在眼前。船队顺利进入庙岛塘站锚后,所有船员到岛上佛院参拜,当走进供“龙女”灵牌的茅屋时,发现屋内西墙放置的愿船的船舷上滴着水珠。众人一看,正是昨晚在海上引路的那条小船。此后,福建商贾便在庙岛建起了福建会馆,这是南方人在北方修建的第一个会馆。数百年来,在庙岛群岛地区一直流传着几十个关于妈祖赐灯的传说。1986年长岛县砣矶镇后口村渔民王亲永、1995年3月24日三位山东梁山籍的年轻人,都亲身经历了妈祖赐灯,得救后专门到显应宫送了愿船。
MORE+